【师德标兵说师德】陈静:燃烧自己,用最亮的光照亮学生

发布时间:2020-11-20
  作者简介:
  陈静,女,中共党员,999策略白菜网站教授、博士生导师,仙湖实验室动力总成技术实验室副主任。主要从事电气传动与分布式控制、智能控制与健康检测等领域的研究,主持和参与国家及省部级科技攻关项目10余项,企业委托项目20余项,取得国家授权专利21项(其中发明专利7项),获得省部级教学与科研奖励8项(省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出版专著2部,发表学术论文近百篇。培养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近百人。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几十年来,她以坚定不移的信念和坚持不懈的努力,一步一步从大山中走出来,勇于拼搏,顽强奋斗,不断追逐自己一个又一个人生目标,并最终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在大学教师这个光荣的岗位上,她不忘初心,为人师表,关爱学生,教书育人。她就像大海中的一盏航标灯,引领着学生前进的方向。
  ——题记
  
  为有牺牲多壮志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的一生只有一次青春。现在,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将来,青春是用来回忆的。” 
  我的青春是什么?我的青春是一个梦想,一个大学梦。对21世纪的年轻人来说,每年应届大学毕业生将近800万,现在读大学的机会确实很多。我当年的理想,就是想读一个高中。大学,只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
  我出生在重庆的一个偏僻山村。贪玩是孩子们的天性,童年时代的我也是十分贪玩的。直到上初一,我都是玩玩耍耍地读书的。农村的生活是非常艰苦的。改革开放,高考制度的恢复,为穷孩子打通了一条走出大山的道路。艰苦的生活,使我醒悟:除了读书,没有别的可以改变命运的途径。一旦醒悟,人的潜力是巨大的,我开始发奋读书,我的目标很明确,我要考出去,我要上大学!
  自觉的学习,自律的行为,我的成绩出类拔萃,初一下学期我就从中上水平一跃为全校名列前茅,初三则冲到全县前几名。初中毕业时,我的成绩在全县排第二名。上高中,上大学,似乎触手可及。
  然而,贫困,家庭的经济困难,不能支持我上高中考大学。当时,父亲对我说,两条路由你选,要么初中毕业去参加中专,当时读中专国家给助学金,毕业后分配工作;要么就回家种地。贫困,使我失去上高中读大学的机会,这是我永远的痛。我父亲去世时还在说,这是他最遗憾的事。于是,我考上了“四川建材学院中专部”。1881入校,1985年毕业,从16岁到20岁,我的青春最美好的年华,是在中专里渡过的。这所学校,给了我真正母亲般的温暖。学校的领导,我的三任班主任周裕华老师、米文华老师、秦自秋老师,还有给我们上课的刘子林老师、易永红老师,等等,给了我最好的教导和关怀,让我明白:挫折可以一时阻止我前进的步伐,却绝对不能打败我。担当,是青春的底色;勇敢,是青春的注解;才华,是青春的依托;梦想,是青春的力量。我要怀揣梦想,拼命学习,追求上进:把全部的精力用在学习上,用在锻炼身体上,用在班级活动上。我担任过团支部书记,学习成绩在班里名列前茅,连年拿奖学金,连年评为三好学生,最后光荣的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回首这四年,在生命力最旺盛的日子里,在母校的哺育下,像爬山虎一样,向着心中的梦想不断向上攀沿,把青春的彩色铺满征途。所以,我特别感恩母校,感恩老师们!老师们给我树立了光辉的形象。

  青年时代的陈静老师

 
  雄关漫道真如铁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家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也第一次能够吃饱穿暖去上学。整个社会洋溢着一种积极乐观向上的氛围。正是在这一种蓬勃向上的氛围中,在为祖国四个现代化做贡献的召唤下,我积极向组织靠拢。1985年6月29日,那是我毕生难忘的日子,在这一天我光荣的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实现了我努力追求的目标,从此成为了党的人。立志为党奋斗终生,这就是我入党的初心。35年来,我先在成都,后来到武汉,在设计院干过,在工厂干过,在教学科研的岗位上奋斗过。工作有过多次变化,不变的是我为党和国家做贡献的初心。
  毕业时母校给我打下了良好的底子,感恩,又给了我青春成长路上的动力。毕业时,我被分配到成都的四川省建材设计院工作,从最低层的技术员起步,开始了我的职业生涯。后来,为了和最爱的人在一起,我又调到武汉,在一家电子设备厂工作。
  我运用学习的知识,加上勤奋地工作,很快脱颖而出,先后担任了设计室主任、技术科长、厂长助理。
  我一边工作,挣钱养活自己,一边开始了艰难的自学之路。1985年到1988年,我参加了专科自学考试。1988年,我又报考到华中理工大学本科学习,到1991年毕业,取得了学士学位。1981年到1991年,整整十年,可谓“十年磨一剑,终圆大学梦”。为此,我比同龄人多付出了更多的努力。其中一段时间,我怀着孩子上学,现在回想起来,面对种种的艰难险阻,真不知是如何过来的。
  本科毕业,厂长助理,并不是我的终极目标,我把它当作人生新的起点,开始新的追求。我毅然放弃了在别人看来挺风光的工作,参加了首批在职研究生考试,并从激烈的竞争中胜出,在职攻读硕士学位,1997年毕业,我的学位论文评为全校优秀论文。
  毕业留校当了大学教师——一个没有读过高中的女生,凭借自己的努力,站到了著名大学的讲台上。这也圆了我的第二个大学梦——从大学学生成为大学的老师。
  这一切,感恩这个伟大的时代,给了自己机遇。
  
  无限风光在险峰
  大学对教师的要求是很高的,尤其是武汉工业大学作为当时建材行业的龙头老大的惟一的重点大学。于是我一边从教,一边学习,我又考取了博士研究生。
  我的博士课题是在香港进行的,我先后四次到香港理工大学合作研究。科学研究有风险,但为这个课题学校投入了几十万的经费,也给了我巨大的压力,我只能成功,不许失败,出路只有拼搏。说不清这段日子是怎么过来的,也不知道我的先生是怎样一个人把孩子带出来的。个中滋味酸甜苦辣难以言表。2003年博士毕业时,我的眼中竟没有喜悦,只有眼泪。
  陈静老师(左一)在香港理工大学进行科学研究
  
  博士毕业后,我又到一个有名的博士后流动站从事博士后研究,并顺利出站。
  至此,我们国家的全部学历学位,从小学、初中、中专、专科、本科到研究生,我几乎全部经历,从学士学位、硕士学位、博士学位到博士后,我全部取得。惟有高中,我没有上过。
  依靠学习,依靠知识,依靠勤奋,我在工作和事业上也取得相应的成绩:从技术员、助理工程师、工程师,到讲师、副教授,2004年晋升正教授;从普通教师,到成为2005年学院负责人;从优秀班主任、先进工作者,到博士研究生导师、全校的师德标兵。这一切,从离开母校算起,正好20年。
  我在工作岗位上,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勤奋努力工作,每年超额完成教学和科研等各项任务。我现在是999策略白菜网站三级教授,学术带头人,佛山仙湖实验室动力总成技术实验室副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一是智能控制与信息系统集成,二是设备远程在线监测及故障诊断,三是电力传动与分布式控制,四是电源检测与谐波治理。主持了1项国家科技部项目“陶瓷窑炉先进控制与健康监测技术及装备研究”,1项湖北省重大科技项目“高性能陶瓷窑炉装备关键技术开发及示范—先进控制”,1项湖北省自然基金项目“混凝土结构使役环境的智能模拟”, 1项浙江省项目“无源动态调谐滤波器研发”,1项武汉市科技计划项目“重载高压电机分级变频软起动技术及装备研究”。参加了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863计划项目,1项国家“211”工程项目,2项香港理工大学项目以及企业委托项目10余项。发表论文80余篇,其中被三大检索收录20余篇。完成专著2部,获得学术奖励13项,授权专利60余项,其中发明专利10项。负责的999策略白菜网站电气自动化研究所科研团队,首次提出基于可变电抗器的高压电机固态软起动技术和动态谐波补偿技术,自主研发成套装置,和袁佑新教授等发起组建“湖北省电动机软起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电机软起动技术和谐波治理研究方面处于国内领先水平。目前正在进行“多能源线控移动出行平台集成控制系统与动力系统多能源协同控制器开发”课题研究。

  陈静老师带着学生在湖北省电动机软起动中心进行科学研究
  
  999策略白菜网站作为双一流大学,我能成为其中的一名教授,算是圆了我的第三个大学梦——从一个普通的大学老师成长一个优秀的大学老师。
  
  红霞万朵百重衣
  在教师岗位上,我始终牢记自己的责任:立德树人,为人师表。
  习近平总书记号召:“全国广大教师要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为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更大贡献。”明确指出,思政课教师要具备“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六条素养。这实际上从职业信念、职业道德、职业素养、职业品行四个方面规定了新时代教师职业责任。我一直努力向着这个方向前进。
  陈静老师(右二)参加的教学成果获得湖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
  
  我始终热爱教育事业,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积极探索新时代教育教学方法,不断提升教书育人的本领。关心爱护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
  我认为一个大学老师,首先是掌握大量的知识,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在实践中增长知识,在具体的教育情境和社会实践之中创造性地应用知识解决问题,通过创新教育思想理念,改进教学方法,破解育人瓶颈,进而提高教育教学的实效和人才培养的质量,实现教学相长。
  教学中充分发挥自己既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又有丰富的工程和科研经验的长处,紧紧跟踪学科发展动态,及时更新教学内容,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将科研和工程经验融进各个教学环节,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增强学生综合素质。教学中我潜心钻研教材,反复研讨新课标,坚持业务自学,认真做好笔记,广泛汲取营养,及时进行反思,转变教育观念,捕捉新的教学信息,勇于探索教育规律,大胆采用新的教学手段。从而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学评估长期被评为优良。
  我先后主持校重点资助教学研究项目“计算机控制技术课程改革”等项目。作为核心成员(排名第三)参加的教研成果“基于网络的自动化专业远程实验教学”获得湖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
  桃李无言,下自成蹊。我从1997年开始从教,首先就是担任班主任。我对班上的每个学生都一视同仁,塑造心灵,培辅学业。在我看来,没有差学生,只有差老师:每个学生都有优点,每个学生都有前途,每个学生都可塑造。我努力深入学生,为他们排忧解难,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多年来,我成了最了解学生的老师,也是学生最喜欢的老师。我能肯定学生每一点滴的优点,能通过沟通及时纠正学生的每一点滴不足。凡是遇学生有烦恼,有困难,我都及时发现并辅导安慰。即使是学生家里的烦事,也热心为他们支招,极力帮助化解,努力成为学生信任和热爱且永远也不忘了的良师益友。
  爱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教师对学生的爱更是一种把全部心灵和才智献给孩子的真诚。这种爱是无私的,它要毫无保留地献给所有学生;这种爱是深沉的,它蕴涵在为所有学生所做的每一件事当中;这种爱是神圣的,它能凝成水乳交融的情谊。我用我的爱心,赢得了学生的尊敬和家长的信任。
  抱着这些信念,我一直关爱每个学生,关爱他们的情绪、性格、成长,关心他们的学业,关心他们的恋爱,关心他们的就业,力争让每个学生都品学兼优,都成为社会优秀人才。我带的第一个班级,毕业生中有的成长为华为的高管,大学的教授,优秀的公务员。在我上课的学生中,有的四十来岁就成长为双一流大学的校级领导,他经常和我说起我那个时候对他的教诲,激励他一路成长。
  陈静老师(中)正在和学生们讨论学习问题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我没有忘记我的初心和责任,我和同事们一起迎难而上,奋战在抗击疫情和“停课不停学不停教”的两条战线上。除了照顾好家人,我把更多的精力用在指导我的学生上面。我的学生分布在全国各地,被困在家里后,他们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困难。在这个特别的时候,我尽我最大的努力来帮助他们。我和他们分享抗疫故事,和他们一起从身边的事情感受抗疫展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以及全国人民同心同德、同舟共济的大爱情怀,在引领学生青年成长中实现自我教育、锤炼精神。
  我今年有7个弟子毕业,特殊时期学业的压力是巨大的。我在指导他们修改论文最紧张的时候,我和同学们一起,每天只能睡四五个小时,一起讨论,一起修改,最终他们全部顺利通过了答辩。那一刻,有欢笑,更有泪水。但我觉得,值!
  我喜欢讲台,我喜欢学生。经历了那么多工作,我最爱教师这份工作。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现在来回忆青春,回首一个教师成长的过程,如果说我取得了一定的成功的话,我要说:奋斗,就是对青春最好的诠释!

  陈静老师(后排中)和她的学生在学校合并组建20周年校庆活动中